前不久,一张直播公司接连转让的截图在各种行业群流传。
直播电商行业发展太快,各平台与地方政府扶持政策不断,辛巴又刚刚刷新了单场超12亿的销售额,也难怪很多人脑子一热就投身其中,殊不知前路漫漫,还有数不清的门道和风险。
就像上面这张图,可能昨天还是直播基地联盟群,今天就成了基地转让群。人生大起大落就是这么紧张刺激和残酷。
围绕直播基地的扫盲和从零搭建,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正在参与协助打造5个基地的【榜哥会】会员波哥,由他来讲讲自己一路走来的经验和坑。
内部分享时长4小时,速记近5万字,本文精选部分内容和各位读者分享。
以下内容来自波哥自述:
直播带货被大家吹得太热了,太多人一头热扎进去,赔得血本无归,我从去年年底开始关注和参与到直播基地建设中,本来也认为这是个好事儿,做了以后才发现坑太多了。毕竟这是一个新生事物,而理顺各方面的关系,不是做好一个抖音就能卖货赚钱的逻辑。
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入局很早,但现在,10个直播基地里头可能只有1个盈利,一半以上已经退出了,或者基地另做他用,所以这些我跟大家去分享一下。
01直播基地扫盲
首先,关于基地叫法。
直播产业基地这个称呼,叫法上是有差别的,有的就叫XX直播基地,XX直播产业基地,有的叫XX产业带直播基地,有的叫XX供应链直播基地等等。
不过,一些地方政府和平台并不喜欢这个称呼,比如淘宝直播基地、快手直播基地,其中涉及到授权问题,地方未经许可不能挂抖音或快手平台的logo。
第二种叫产业带直播基地,最开始起源于淘宝,我们现在打造的叫做产业直播基地;第三个是供应链直播基地。
很多人不清楚这三种的区别,其实是侧重点不同,发展目的也有区别。不要小瞧一个基地叫法,它们的核心发展目的不一样,规模也有差异。